重组完成前,*ST昌耀(维权)(昌耀控股,股票代码:sz300391)再次陷入财务造假。 2025年11月7日,公司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通知书》。该公司因涉嫌虚假陈述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而受到正式调查。如果公司最终被发现存在严重违法行为并被强制退市,公司股票将被摘牌。
1、财务造假案已立案,退市风险较高。
此次调查直指*ST昌药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凸显其披露质量和内控体系的严重缺陷。公司此前曾因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值而被给予退市风险警示。如果证监会审核如果公司财务违规行为被认定为严重违法,公司将受到强制退市规定,投资者将面临巨大损失。
2.业务持续下滑,重建之路不明朗
*ST昌药于2020年通过收购进入医药行业,并计划于2022年彻底转型。但业务整合并没有产生预期的增长。相反,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持续下滑,营业利润从2022年的16.15亿元骤降至2024年的1.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为负。 2024年末净资产为-4.33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末净资产为-6.43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连续三年为负,累计亏损e 很大。该公司的持续运营能力被其年度审计师描述为“重大不确定性”。公司于2025年1月进入预重组阶段,聘请嘉岛博文作为重组投资者,但预重组期限已多次延长,最终能否成功仍不明朗。如果重组失败,公司将面临破产清算。
3、诉讼、债务拖欠、账户冻结风险接踵而至
除了财务和经营危机,*ST昌耀还陷入多重风险。
诉讼、仲裁密集:公司及子公司受到审判140起,涉案金额达18.78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434%,反映出公司治理混乱、合规漏洞。
大额债务拖欠: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有息债务达11.06亿元,其中拖欠3.9亿元,流动资金已几近枯竭。
银行账户被大规模冻结。 161个开立账户中,有109个账户被冻结,占67.70%,严重影响日常运营和资金安排。
过去频发的违规情况:公司因未及时披露诉讼和债务信息、违反提供对外担保和财务支持的规定,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警告信。内部控制薄弱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结论
从跨界转型到金融危机,从生存重组到被调查指控,*ST昌耀正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在监管加强、退市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资本市场继续取得成功,除非能够尽快解决债务、促进重组并解决监管不确定性。继续取得进展。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危机,也是对公司治理和透明度的严峻考验。
本文是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