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五五”规划建议“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到2024年,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4.9%。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合理百分比”呢?
2.划分制造百分比。这等于该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该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的份额/该国在世界经济的份额。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更好地衡量各国制造业的规模。例如,美国经济规模较大,制造业虽然占比较小,但占世界总量的17.1%(2024年数据)。
3、首先提醒大家,自1970年以来,制造业对全球经济的参与度一直在下降,从1970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15.1%。意味着与1970年相比,即使国家经济比重和制造业比重达到那个高度,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仍然很难达到那个高度。其次,一国对全球经济的参与程度影响其对制造业的参与程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6年至2030年全球GDP增速将在3%至3.2%之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超过这个区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份额很可能会继续上升。第三,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达到27.7%。自1970年以来,美国在1981年至1985年间一直保持着27%以上的全球制造业份额,日本在1993年至1995年间的份额超过20%。换句话说,这种参与度可能还有提升的空间。
4. 总结:如果未来几年制造业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的总体份额持续上升,即使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恢复,也很可能下降。在考虑制造业比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的变化。
报告摘要
1、分析框架:制造业份额划分
我们构建了制造业参与一国经济的分解框架。也就是说,国内制造业/国内GDP=(世界制造业/世界GDP)*(国内制造业/世界制造业)/(国内GDP/世界GDP)=制造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本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占国民经济世界比重。
1)虽然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考虑到经济规模,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克业较高:16.9%。这低于中国的27.5%,但高于日本、德国和韩国。 2)制造业在韩国经济中占比较高,为26.1%,但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为1.6%,尽管其经济规模较小,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较低,为2.7%,低于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
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要素。
(1) 因素1:全球制造业占GDP的百分比。近几十年来,呈下降趋势,从1970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15.1%。近几十年来,全球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家电普及率大幅提升。然而,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并未扩大,未来很可能继续下降。
(2)因素2:各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加工行业。换句话说,就是国家对全球制造业的参与。与出口不同的是,考虑了国家制造业的需求。例如,如果考虑中国自身的需求,其全球制造业份额将大于其出口份额。根据我们的测算,202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达到27.7%。自1970年以来,美国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不断增长,1981年至1985年一直保持在27%以上。日本的高峰是在1993年至1995年,当时其在全球制造业的份额超过20%。与中国、美国和日本相比,德国和韩国的全球制造业份额较低,但这可能与其国内市场规模较小有关。
(3)因素3:各国GDP与世界GDP的关系。也就是说,各个国家的参与度在世界经济中。 2024年,美国GDP将占世界GDP的26.3%,中国将占16.8%。日本和德国较低,分别为3.6%和4.2%。展望未来,IMF预测2026年至2030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在3-3.2%范围内。中国的增速预计将超过这一数字,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会继续增加。
风险提示:制造业在全球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正在发生显着变化。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1、分析框架:制造业份额划分
我们构建了制造业参与一国经济的分解框架。也就是说:
国民制造业/国民GDP=(世界制造业/世界GDP)*(国民制造业/世界制造业)/(国民GDP/世界GDP)=制造业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各国制造业占世界的比重/国民经济占世界的比重。
在这个分割框架中,我们查看每个国家最新时期的数据(日本和韩国缺少数据,因此我们查看 2023 年的统一数据)。我们发现:
1)虽然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很小,但考虑到经济规模,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比重却很高:16.9%。这低于中国的27.5%,但高于日本、德国和韩国。
2)制造业在韩国经济中占比较高,为26.1%,但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为1.6%,尽管其经济规模较小,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占比较低,为2.7%,低于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
3)制造业占世界经济的15.6%。在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15.6%或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制造业就具有比较优势。参考出口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计算各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和全球经济份额。中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较高,达到1.61,高于美国的0.65、日本的1.33、德国的1.33,与韩国相近。
考虑第二个和第三个要素。
(1)因素一:全球制造业占GDP的百分比
每个国家面临的相同因素如下: 我们知道,近几十年来,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参与度一直在下降。这将从1970年的25%下降到2024年的15.1%。考虑到全球信息产业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家电普及率大幅提升;制造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无法提高,未来仍可能遭遇挫折。
将2024年的国家与1970年的国家进行比较时,虽然经济的世界份额和制造业的世界份额相同,但2024年的制造业在该国经济中的份额要小于1970年的国家。
(2)因素2:各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
关于因素2,我理解是一个国家的全球制造业参与度。与出口不同的是,考虑了国家制造业的需求。例如,中国的国内市场也很大。考虑到中国自身的需求,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将大于其出口份额。
根据我们的测算,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份额2024年制造业比重将达到27.7%。自1970年以来,美国在1981年至1985年间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7%以上。日本的高峰期是在1993年至1995年,当时其在全球制造业的比重超过20%。与中国、美国和日本相比,德国和韩国的全球制造业份额较低,但这可能与其国内市场规模较小有关。
与国民经济份额相结合,可以得到各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全球制造业份额/世界经济份额)。到2024年,中国将达到1.64,日本、韩国和德国将在1以上,美国将在1以下。
(3)因素3:各国GDP占世界GDP的百分比
对于因素3,每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参与度。 2024年,美国GDP将占世界GDP的26.3%,中国将占世界GDP的26.3%16.8%。日本和德国的增长率较低,分别为 3.6% 和 4.2%。
展望未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6年至203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计在3%至3.2%之间,而中国增长率预计将超过这一数字,这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可能会继续上升。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立场或意见。 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思想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好友”,输入意见领袖“kopleader”的微信ID。您还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者。思想领袖提供金融专业的专家分析。
